一骑红尘妃子笑,骑字应该读jì还是qí​

一骑红尘妃子笑,骑字应该读jì还是qí​

老狼
2025-08-06 / 0 评论 / 19 阅读 /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...

一、《过华清宫》原句的平仄

杜牧原诗为七言绝句,首联格律标准应为:​仄仄平平平仄仄,平平仄仄仄平平​

过华清宫

对应原句:

​长安回望绣成堆​(平平平仄仄平平 → 首字可宽)

​山顶千门次第开​(平仄平平仄仄平 → 一三不论)

​一骑红尘妃子笑​(仄仄平平平仄仄​ → ​核心句)

​无人知是荔枝来​(平平平仄仄平平)

平仄模型:

理论模型:仄仄平平仄仄平  ← 理想范式(如“两个黄鹂鸣翠柳”)

杜牧实践:仄仄平平平仄仄  ← 诗人选择的变体(更悠扬舒缓)

二、读音之争

“一骑红尘妃子笑”中的“骑”字,在现代汉语规范中读 ​qí​(第二声),但在古诗韵和中古音语境下,它本应读作 ​jì​(第四声)。这一读音差异背后,藏着汉语演变的千年故事:

1. ​中古音的本音:jì​

​词性区分​:

在唐代(中古汉语),“骑”字有严格的分工:

动词(乘马)读 ​qí​(《广韵》注音“渠羁切”,平声);

​名词​(一人一马)读 ​jì​(《广韵》注音“奇寄切”,去声)。

​诗中角色​:

“一骑”指“一名骑马的驿使”,是名词性量词,故唐代原音应为 ​jì。

2. ​格律的硬性要求​

杜牧《过华清宫》的格律:

​仄仄平平仄仄平​

一骑红尘妃子笑​​(实为:仄仄平平平仄仄)​​

首字“一”为入声(仄),第二字需为仄声才能符合格律。

若读 ​qí(平声)​,则“仄平”结构违律;

读 ​jì(去声,仄)​,则“仄仄”合法。

三、读音消亡与争议​

1. ​语音的千年演变​

宋元以后,汉语“浊上归去”等音变导致“骑”字的名词读音 ​jì​ 逐渐消失;

至1985年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》​正式废除 jì 音,统读 ​qí。

1.1985年审音表

虽规定“骑”统读 ​qí,但主要针对 ​字典编纂​(如《现代汉语词典》)和​新出版物,未强制要求存量教材立刻修订。

2.教材更新的自然周期​

1)1990年代教材多为​80年代旧版修订重印,编写时(1985年前)仍采用“骑”读​jì的传统规范;

2)部编教材大规模更新在​2001年新课标改革后​(如2003年人教版新课标教材),此时才系统贯彻1985年审音表。

3)例证​:1995年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《过华清宫》注释仍标注:“骑(jì):一人一马的合称”。

2. ​守旧派的声音​

学者王力、周祖谟等曾呼吁保留 ​jì​ 音:“取消名词 jì 音,等于抹杀汉字音义关联。”

教材与影视剧的挣扎:

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等节目选手仍读 ​jì,87版《红楼梦》中“骑”亦读 jì(如“单骑救主”)。

四、“骑”字该如何读

场景 读音 依据
课堂/考试​ 遵守现行《现代汉语词典》
​诗词朗诵 尊重格律与历史语境
​学术讨论 还原中古音义结合
0

评论 (0)

取消